本站为吴桥杂技大世界票务合作站点,合作对象有携程网、同程旅游网,您可以放心购票。
在线购票: 吴桥杂技大世界门票在线订票
“郑家班”创建于一九三八年左右,是由吴桥杂技艺人郑桂田一手创建的。
郑桂田于一八九一年,出生在吴桥县杨小尉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。由于人多地少,土地瘠薄,再加上清政府政治腐败,洋人入侵,兵匪蜂起,横征暴敛,家境更加悲惨。童年的郑桂田不甘心挨饿,便过早地爱上了穷人赖以生存的杂技艺术,从小苦练杂技,十几岁时便投身到杂技行当,跟当地杂技老艺人闯荡江湖,撂地卖艺。他在卖艺中,坚持练功,自强不息,不耻下问、虚心请教、勇于创新节目。长期的杂技生涯使他不仅学会了《跟头》《杂耍》《戏法》《刀门子》《米簸子》等二十多个杂技节目,而且练就了《跟头》《杂耍》一身过硬绝技。
一九二八年许,将进入中年的郑桂田结束了跟班当伙计的演出生活,以子侄师徒为班底,招兵买马,购置道具,添置设备,自己组织起了一个十几个人的杂技班子,名叫“郑家班”。郑桂田率班闯荡江湖,常年巡回在江、浙一带撂地卖艺,演杂技。这期间,郑桂田边撂地边沿途招徒纳贤,不断更新道具,添置设备,装备班底,扩大规模。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,到一九三二年,“郑家班”已成为拥有四十多名演职人员四匹马,一只狮子、熊、猴等十多种动物而是多只,演出时竖竿立棚,卖票入场,并有六人的的西洋乐队为表演节目伴奏。主要节目有《杂耍》《跟头》《戏法》《马术》《驯兽》《刀门子》《走钢丝》《爬大竿》等杂技、魔术、武术、马戏、滑稽五大类七十多个节目,常年在长江中下游两岸演出,所到之处,名声大震,倍受欢迎。
一九三五年秋,郑桂田率领“郑家班”在陇重镇天水演出后,郑桂田又率班辗转来到了甘肃省东南端的碧口镇,在这里一连演了五天,盛况空前,场场暴满,空无虚席,争先观看,一睹为快。
碧口镇演出结束后,郑桂田又率班来到了阗中、南充、合川、重庆等地巡回演出。这天,郑桂田率班来到碧口镇码头乘船入川,白龙江水急浪高,又有“母猪石”“鸡冠石”两道险关。“母猪石”形如潜水的母猪的脊背露出水面。恰好处在江水的转角处。船经此处必须向它冲去,逼近时,猛然急转,可顺利顺水东去。转慢了则撞在了“母猪石”上,船毁人亡,转早了船就会搁浅不前。第二道关则是“鸡冠石”,位于“母猪石”东四里的江中,形似雄鸡的冠子,约厚一米,高低起伏,从东到西,长约30余米。露出水面部分总在1至2米之间。北面是悬崖峭壁,与“鸡冠石”间有一条10米巷道,江水浪高水急,呼啸翻腾,使人望而生畏。木船必须对准巷道中,在急流中通过否则不堪设想。
那天,郑桂田率团刚上了木船,便起了大风,波浪滔天,江水咆哮,再加上船载超重,不行撞在“鸡冠石”上,船头碎裂、船身顿时横了过来,拦腰装在石上。转眼间,船毁、货沉、人亡,一切化为乌有。
郑桂田连侄儿一家四口,全部遇难身亡。可惜他身怀绝技,一代杂技英豪,却做了望乡的幽魂。
在这次事故中,一个有四十多名演职人员,当时不可多得的,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“郑家班”只有七人得救幸存。
从此,“郑家班”不复存在了。